大家好,我是小川,见字如面。
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“如何把一页PPT做的又拥挤又清楚”?
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问题。
我们工作中常用的PPT大概可以分为两种:演示型PPT和阅读型PPT。
演示型PPT,顾名思义就是在各类演示场合使用的PPT,包括大型的发布会和日常各类汇报等等。
其存在价值是配合主讲人讲好故事。
▴素材来自网络
阅读型PPT,即不需要在演示场合使用的PPT,包括各类咨询报告、数据报告、读书笔记等。
这类PPT一般是直接发给领导或客户自行阅读,让PPT自己去讲好故事,这对PPT的内容逻辑往往要求更高。
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,属于“阅读型PPT”范畴。
阅读型PPT的播放环境一般是个人电脑,在设计制作时往往采用较小字号,这就会加大页面的信息密度,造成页面“拥挤”。
那么如何在“拥挤”的前提下做到“清楚”呢?
我们先借来冉高鸣的新华字典查一下什么是“清楚”?
清楚:清晰、明白、有条理。
说人话就是PPT页面逻辑得当、条理清楚、秩序井然。
我们先来看几个“又拥挤又清楚”的PPT排版案例。
▴素材来自网络
▴素材来自网络
▴素材来自网络
▴素材来自网络
▴素材来自网络
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,这些案例中的信息量很大,然是从视觉上看又非常清楚、富有条理。
这是因为它们都用到了同一种排版布局方式—“卡片式排版”。
我们来看一下这些页面的排版框架。
看完这些排版框架后您应该对卡片式排版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了。
所谓卡片式排版,就是用相同或不同大小的矩形色块(卡片)来分隔页面进行排版布局。
卡片的大小取决于其承载信息组块的容量。
类似这样
▴素材来自网络
▴小川作品
卡片式排版能够为页面中的大量信息内容建立起视觉秩序,可以说是解决“又拥挤、又清楚”这一问题的万能钥匙。
下面以一个实际案例为蓝本介绍一下在PPT中应用卡片式排版的步骤。
▴素材来自小米官网
这是我在小米官网上摘的小米公司简介,这部分内容一共包括492个字和三张图片,放在PPT中可谓是相当拥挤了。
下面咱们就来看一下如何借助卡片式排版来实现“清楚”。
第一步:通读全文,明确组块数量
用中学语文老师的话说就是“通读全文、划分段落、并概括每段的中心思想。”
这页PPT已经划分好了段落,我们只需要概括出每一段的中心思想。
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我先把右侧三张图片去掉。
给每一段文字概括中心思想后是这样子的。
这一步操作后,我们可以明确出这页幻灯片其实是由六个基本信息组块构成的,为每一个信息组块添加小标题以增加信息的可读性。
第二步:合并同类项,建立逻辑框架
仔细阅读每段内容标题,合并同类标题。
以此页PPT为例,我们发现“基本概况”、“市场占有”和“香港上市”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在秀肌肉、展示公司实力,所以可以合并为“公司实力”。
“公司愿景”、“公司使命”两部分可以合并为“愿景与使命”。
所以原来的六个基本信息组块,合并为了三个信息组块。
这三个信息组块搭建起了演示的逻辑框架。
第三步:借助卡片,将逻辑框架转化为排版框架。
这一步就是根据组块数量以及组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在PPT中画矩形框。
别忘了把之前去掉的三张图片给加回来。
▴排版布局1
▴排版布局2
▴排版布局3
第四步:装载内容,优化调整细节
我们把内容装载至卡片,根据内容多少适当调整卡片大小,就得到了下面几种排版方式。
▴排版布局1
▴排版布局2
▴排版布局3
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平面设计四大原则。
对齐:卡片之间、卡片内元素之间要设法对齐。
对比:一级标题、二级标题以及正文部分所用的字号要有区分度。
重复:同一级别的内容使用相同的设计手法。
比如,当你看到红色文字的时候你会明白这是一级标题。
亲密:同一组块内的元素相互靠近,从而建立起亲密关系。
这一点很简单,只需要让组块之间的距离a大于组块内元素间距b就可以了。
以上就是借助卡片式排版实现把PPT中“拥挤”的内容变的“清楚”的四个步骤,你学会了么?
等等,你以为这就完了?
虽然利用卡片式排版方法我们能够做到“又拥挤”、“又清楚”,但是作为一名PPTer,我还是忍不了一页PPT中堆砌那么多文字。
于是我删除了文本中的副词、连词和重复性主语和冗余叙述信息,仅保留核心要义。
删完冗余信息后是这样子的
再看了一眼现在的小标题,也太low了,一点也不符合小米高大上的气质,多读几遍文字内容后,我重新归纳出了更power的point。
接下来,我把论据部分的信息标注了出来。
然后借助图标做可视化处理,得到下面排版方式
▴小川作品
▴小川作品
嗯,这才是一个PPT应有的样子!看清楚了没,这也是卡片式排版!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。
转至公众号:小川PPT